手 机:19924390438
邮 箱:market@gdhuanmei.com
电 话:020-85681020(华南)
网 址:www.gdhuanmei.com
地 址: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科技园

在压裂返排液的处理流程中,除硬处理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。尽管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可考虑省去除硬步骤,但结合压裂返排液普遍高硬度的水质特性,实施除硬处理对于控制结垢风险、降低杂盐率与维护设备性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本文将从水质特点、结垢机制与系统运行角度,重点阐述除硬处理的必要性及相关工艺建议。
一、压裂返排液的高硬度特性与处理挑战
压裂返排液普遍硬度较高,通常超过4000ppm,其中钙、镁离子含量显著。在高硬度背景下,若不进行除硬处理,系统中极易生成硫酸钙、碳酸钙等难溶性垢体,尤其是在硫酸根离子存在的条件下,结垢倾向更为突出。即便原液中硫酸根浓度暂时较低(如低于120ppm),水质波动或运行参数控制偏差仍会诱发结垢,对换热设备与管道系统造成堵塞与腐蚀风险。
二、不进行除硬处理的风险分析
结垢加剧与换热效率下降:
高硬度水体在温度、pH值变化时易析出晶体,附着于换热器表面及管道内壁,显著降低系统的热交换效率,并增加能源消耗。
设备腐蚀与运行稳定性降低:
垢层不仅阻碍传热,更可能诱发局部腐蚀,特别是在垢下区域形成浓度差电池,加速金属材料的腐蚀进程,缩短设备使用寿命。
杂盐率升高与后续处理成本增加:
在蒸发浓缩过程中,未去除的钙、镁离子会形成大量杂盐,提高固废产量,增加后续处理难度与综合成本。
三、除硬处理的核心优势与系统效益
通过采用化学软化、离子交换或膜处理等除硬工艺,能够有效降低返排液中的钙、镁离子浓度,从根源上抑制水垢的生成。除硬处理不仅有助于:
提升蒸发系统的整体效率;
减少阻垢剂投加量与清洗频率;
降低系统维护成本与非计划停机风险,更能够显著改善出水水质,为后续深度处理或回用创造有利条件。
四、适应不同水质的除硬工艺选择建议
在实际应用中,除硬工艺需根据原水水质进行针对性选择。对于硫酸根较高的返排液,可结合脱硫预处理,避免硫酸钙饱和析出;对于总硬度极高的场景,宜采用“化学软化+沉降”或集成膜系统进行多级除硬,在控制成本的同时实现硬度的有效去除。
压裂返排液预处理系统中,除硬处理并非可选环节,而是应对高硬度、高结垢倾向的关键措施。尽管在硫酸根浓度极低并配合高频清洗与强化阻垢的条件下,可阶段性规避除硬,但从系统长周期稳定运行、能效维护及成本控制全局考虑,实施适合的除硬工艺仍为蕞优选择。建议各项目根据具体水质数据,将除硬处理纳入标准化流程,为实现高~效、稳定、低成本的返排液处理系统提供坚实保障。
服务热线
020-85681020(华南)
邮箱:market@gdhuanmei.com
联系人:周经理19924390438
研发中心:广州市番禺区番禺大道北555号天安总部中心1号楼9层
生产基地:广东省韶关市浈江区狮塘路39号

扫一扫,关注环美